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通告公示

太原市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时间:2025-03-24      来源: 太原市司法局       字号:[ ]

太原市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4年,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持续巩固深化“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加速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取得全面突破,为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太原篇章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坚强法治保障。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坚持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市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爱国主义教育法》《统计法》,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集体学习研讨;市政府党组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规定》等法律法规和党规党纪10余部;市政府常务会议以讲座形式专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煤矿安全生产条例》。以上率下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学深悟透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并贯彻落实到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法治政府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2024年市委书记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法治政府建设方面重大问题10项,市长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议《2024年太原市地方性法规立法计划项目建议》等法治政府建设具体事项15项。

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主持制定市委依法治市委年度工作要点、年度履职任务清单(市委书记10项、市长10项),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进行总体部署,督促检点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持续巩固深化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加速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取得全面突破

(一)持续提升行政效能

对照《山西省6类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清单》,对1151个事项逐项梳理确认,确保“清单之外无事项”。持续做好行政审批事项承接工作,市县两级承接事项38项。继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市县两级共办理“证照分离”涉改事项52204件,惠及市场主体51784家。全面实施部门联合“一业一查”双随机监管,联合部门覆盖率、抽查结果公示率均达100%。全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6个实现线下运行,15个实现线上实质运行。

(二)全速推进营商环境建设

优化升级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平台,企业新登记注册全程网办应用率达93.99%。推行“证照联办”,办理营业执照的同时,可一并办理相关经营许可,实现“准入即准营”。试点“企业安静期”制度,防止频繁检查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开展“行政处罚+信用修复+风险防范”工作,帮助企业以最快速度开展信用修复。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机制,推行“首违不罚、柔性执法”。设立“民营经济法治服务中心”,为民营经济提供全周期法治服务保障。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央视《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连续3年推广我市创新实践案例。

(三)继续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加强政府规章立法工作,废止《太原市人事争议仲裁办法》,对《汾河太原城区段风景区管理办法》进行全面修订,对《太原市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进行立法后评估。全面落实规范性文件公平竞争审查和合法性审核要求,全年共审核各类文件209件,增量审查公平竞争政策措施568件开展县乡合法性审查试点工作,确立小店区和古交市为试点,构建形成依法规范的县乡有关事项合法性审查体系。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全部纳入合法性审查。

(四)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完善执法事项清单,厘清执法边界,市级45个执法主体共梳理6143项执法事项对全市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开展全面评估,动态调整赋权承接事项,截至目前全市101个乡镇(街道)平均承接执法事项32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开展“四季守护 铁拳出击”专项行动、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等,查办各类案件6760起,市公安局侦破食药环案件255起,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突出问题。

(五)持续完善突发事件应对体系

加强预警监测,下发火险形势分析4期发布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短信息159条森林火险气象预测周报19期风险提示信息19次。组织开展“应急使命·2024”应急救援比武演练活动47支应急救援队伍600余名专业人员参加。科学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全年共出动救援队员230人次、装备190余件套、车辆32辆次。

(六)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坚持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解决信访事项,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全年共接访599次,接待群众1180批次5646人次,推动解决问题119件。全省首家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领域矛盾纠纷化解专项工作”,调解矛盾纠纷411件,调解成功404件。全市1638个人民调解组织,10924名人民调解员全年调解纠纷15223件,调解成功15184件。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日益彰显,市政府行政复议局全年新收行政复议案件1274件,同比增长204%。深入推进“枫桥式”司法所建设,全市累计创建“枫桥式”司法所38个。

(七)健全权力制约监督体系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民主监督,2024年共办理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对市政府相关报告的审议意见20件、市政协建议案10件;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16件、省政协提案35件;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382件、市政协提案575件,办复率100%。健全审计管理制度,全年共开展审计项目37个,移送处理事项46项,提出建议55条。自觉履行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判,市政府全年共收已办结行政诉讼案件235件,胜诉206件。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市级共抽查行政执法案卷420余本,下发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行政执法监督建议书等监督文书5份。开展复议监督,以确认违法、撤销、责令重做方式作出直接纠错决定的行政复议案件137件。全面推进信息公开,在政府部门网站发布各类政务信息8.6万余条,办理“我为政府网站找错”留言37条,受理市长信箱留言13367件、人民网留言3360件,发布24场政府新闻发布会。

三、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面临新的挑战。部分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放管服”改革仍需不断深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还需进一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强化系统观念、提升制度实效、平衡发展差异、加强科技保障,继续加强行政体制、行政执法、行政立法、公共服务、数字政府、行政复议等方面的建设,努力建设高水平法治政府

一是持续紧抓“关键少数”。通过督察、述法等方式推动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及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二是大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强化制度规范、深化“减证便民”、规范涉企执法、优化法律服务、细化普法宣传,努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三是着力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加快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构建市县乡三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提升执法监督效能。

四是继续完善行政争议化解机制。加强行政复议、行政裁决、行政诉讼与信访、行政调解等机制的衔接,优化府院、府检联动机制,促进行政争议实际化解。

五是加快建设数字法治政府,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赋能依法行政,实现政府治理信息化与法治化深度融合。